中國與巴基斯坦海軍合作:對印度洋之影響[1]
作者:Ghulam Ali 博士/北京大學
- 前言
本文主要討論的是中國與巴基斯坦在海軍事務上的合作並分析其對印度洋安全影響。自1960年代起,中巴即維持十分密切的戰略合作關係,此關係的基礎建立在兩國在國防事務的深度合作以及在區域安全事務上的協調。經過多年發展,雙方的關係早已擴展並深化到各種領域,但防務合作仍然是雙邊關係的核心。
雖然兩國在1951年三月建立了外交關係,但當時合作很少,在軍事事務上幾乎沒有互動。中巴兩國的友好關係隨著1960年代早期諸多國際情勢的變化有了質變,例如:巴基斯坦與美國的關係變化、中蘇關係惡化、1962年中印邊界戰爭以及1963年3月中巴邊界協定等等。此後兩國的國防合作以中國提供武器給巴基斯坦為中心而展開。
據統計資料顯示,最初數十年間,雙方的合作主要集中在陸軍以及空軍。中國不只提供了大規模的軍事物資甚至替巴基斯坦建設了為數不少的國防工業,使巴基斯坦能在未來的幾十年間在軍事物資上達到一定程度的自給自足。但海軍方面的軍事合作在這個時期卻是頗為保守。
造成如此現象的原因首先是中國在這方面本身能給予的援助本來就不多;再者,巴基斯坦本身對海軍的發展也不積極,尤其與印度相比更是相對弱勢。而更有部分研究分析指出巴基斯坦海軍僅停留是「初等發展,並且是暗藏在陸軍的運作之下」。[2] 例如2015年巴國編列國防預算,海軍僅佔總額66億美元中10%。軍力方面,巴基斯坦海軍共有25,000名常備役、1,200海軍陸戰隊以及2,500多名海警,再加上大約5,000名後備軍人,總人數超過3萬5,700名。但此總和相對全長1,046公里海岸線卻十分捉襟見肘。因為海軍實力相對弱勢,導致巴國過去面臨諸多安全衝突挑戰,尤其是1971年12月印巴戰爭、1999年卡吉爾軍事衝突(Kargil Conflict)以及2001至2002年印巴軍事對峙,印度海軍可以輕易的攻進至巴基斯坦喀拉蚩港(Karachi Port),尤其1971年更攻入吉大港(Chittagong Port)、達卡港(Dacca Port)進而封鎖與限縮巴基斯坦海軍機動能力。
巴國海軍弱勢肇因缺乏完善建設港口,致使無法提供有效防禦與商業用途。雖曾規劃喀拉蚩港(Karachi Port) 、吉大港(Chittagong Port)、達卡港(Dacca Port)三大港作為軍事以及貿易用途, 1971年孟加拉獨立後,巴基斯坦即喪失後兩者之主權。目前巴基斯坦僅剩喀拉蚩港(Karachi Port)維持全國主要的軍事以及貿易功能,若喀拉蚩港(Karachi Port)被封鎖,將嚴重打擊巴基斯坦貿易及軍事活動。基於上述因素,迫使領導者盡速推動海軍現代化並建設新港口,但在當時國內的政治動盪以及經費短缺,使得政府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此。一直到1990年代,特別是印度在卡吉爾軍事衝突(Kargil Conflict)中第二次企圖封鎖喀拉蚩港(Karachi Port),這使得政府決意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巧合的是,中國在此時也意圖將海軍力量擴展到印度洋上同時推行海軍現代化。北京當局認為協助巴基斯坦海軍的現代化以及建立瓜達爾港(Gwadar Port)將會是一個互利的方案。因此雙方開始擴大合作,大量的軍事、經濟、技術援助進入巴基斯坦,在很短的時間內海軍方面的軍事合作獲得了極大的進展。
1980年代末期中國給予了巴基斯坦福清級補油船。此外在1990年代,巴基斯坦因為秘密發展核武而受到美國的軍事制裁,中國趁此機會藉由支援巴基斯坦武器拉近雙方關係。在1990年代初期,巴基斯坦接收到情資顯示印度從俄國買進一艘潛艦,因此立即向中國購買了一艘漢級091型核潛艦作為反制。雖然這筆交易在印度返還潛艦予俄國而取消,但也側面顯示了中巴之間的軍事合作是如何的緊密。而到了近幾年更是擴展到雙方聯合生產船艦、海上軍事訓練,此外中國也在瓜達爾深海港(Gwadar Deep Seaport)取得行政控制權(Administrative Control)。以下將分別就中國提供的軍事援助、海軍聯合演習、瓜達爾深海港(Gwadar Deep Seaport)的現況、海基威攝(SBD)、對手國家反映、總結,各方面做分別論述。
- 中國的海軍援助
2005年間,巴基斯坦以7億5千萬美元向中國訂購了四艘F-22P輕型護衛艦、6架Z-9c直升機。不僅如此,該筆交易還包括了所有相關的裝備、系統以及技術交流。且四艘護衛艦中,其中一艘將會在巴基斯坦國營Karachi Shipyard & Engineering Works公司(KSEW)製造,[3] 其餘三艘在2010年9月前已陸續交付,第四艘則正在KSEW建造中。[4] 四艘護衛艦皆可搭載哈爾濱Z-9直升機。此外,巴基斯坦也向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購買兩艘快速攻擊艇(FAC),一艘在中國製造一艘由KSEW製造。[5] 巴基斯坦海軍司令Muhammad Zakaullah表示,F-22護衛艦以及快速攻擊艇的聯合建造計畫對於中巴的合作關係來說是個全新的里程碑。[6]
巴基斯坦政府於2015年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China Shipbuilding Industry Corporation)購買六艘巡邏艇(四艘600噸以及兩艘1500噸),其中600噸位以及1500噸位將各有一艘交由KSEW製造,預計將於2017年完成。除此之外,巴基斯坦海軍也向中國訂購了500噸至600噸,裝載有C802/803反艦飛彈的快速攻擊艇(FAC)/飛彈艇,阿茲馬特號(Azmat class)。以及配備有4顆中國C-802反艦導彈的Jalalat II級、Jurrat級飛彈艇各兩艘。另外巴基斯坦也向中國訂購四艘陸戰隊巡邏艇,其中兩艘將在KSEW製造。
最近中國與巴基斯坦間正在談判一筆60億美元交易,內容包括8艘中國製潛艇及相關技術交流。若成功將是雙方史上最大的一筆交易。詳細的內容包括:四艘交由KSEW公司製造,在喀拉蚩(Karachi)設立訓練中心,並引進中國北斗二(BDS-2)衛星導航系統。[7] 巴基斯坦將藉由吸收中國軍事技術更有效管理自身潛艦,並提供中國在印度洋協助。
以上敘述可發現中巴海軍技術交流多由KSEW進行技術轉移接收。中國也決定幫助KSEW進行擴張以及現代化。就像現在中國為巴國陸、空軍建立的軍事工業一樣,未來也可能為巴國建立海軍工業基地。[8]
- 海軍聯合演練
隨著兩國海軍合作的增加,兩國開始定期兩邊及多邊聯合軍事演習。自2003年中國及巴基斯坦首次進行聯合訓練,亦為中國海軍首次與其他國家進行聯合演習。之後中國也參加由巴基斯坦在阿拉伯海舉行之四國聯合演習。[9] 2011年4月兩國也在索馬利海峽共同舉辦打擊海盜的海上演習以及軍事訓練。[10]
最近巴基斯坦海軍派遣導彈護衛艦Shamsheer號及艦隊補給船Nasr號與中國人民解放軍054A型護衛艦徐州號、揚州號上海灘外海進行密集、高強度聯合演習。演習內容包括護航、打擊海盜、實彈操演。這些演習旨在培養兩國海軍協同作戰能力,順帶使巴基斯坦方面能夠交流、了解中國的軍事技術。此外,此次演習還添加了反潛艇作戰(anti-submarine warfare,ASW)。由巴基斯坦的Shamsheer號以及中國的徐州號與揚州號,合作追蹤模擬潛艦行動。[11]
- 瓜達爾港(Gwadar Port)
瓜達爾港在中國及巴基斯坦海軍軍事合作具重要地位。瓜達爾港(Gwadar Port)位在俾路支省(Baluchistan)的西南方,距離喀拉蚩省(Karachi)西方約460公里、伊朗邊境東方約70公里,接近荷莫茲海峽以及波斯灣。中國也提拱了2億美元的借貸給巴基斯坦建設長達653公里長的莫克蘭沿岸快速公路(Makran Coastal Highway/10號國道)。該公路連接瓜達爾海港以及喀拉蚩的沿岸城市。在中巴經濟走廊(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的計畫下,雙方已規劃在瓜達爾港以及中國邊境之間建設多條道路,包括鐵路軌道。更重要的是中國已取得對瓜達爾港40年行政控制權。
有分析家認為瓜達爾港未來將成為中國在印度洋的海軍基地。「瓜達爾港在印度洋的航運地位上面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控制該港)將有助於中國在該區域發展軍事力量並在珍珠鏈計畫中扮演重要角色。」[12] 美國國務院的年度報告指出,中國正積極的尋找與其友好的國家進行海上軍事的合作,而巴基斯坦就是其中之一,因此瓜達爾港未來將成為中國海外海軍基地。[13] 中國在瓜達爾港擁有行政控制權,將使其能經由對於該地區的掌控而得以監控波斯灣的周遭的情報。中國以及巴基斯坦也藉由武器的現代化、發展藍水海軍(Blue Navy)以加強在此區域的軍事力量、擴展話語權。雖然中巴雙方皆否認這樣的論述,認為兩國戰略合作是經過數十年友好關係發展下的自然結果,但這些發展正解釋了為何中國最近承諾將向巴基斯坦提供460億美元鉅資。
- 海基嚇阻能力(Sea-based Deterrence)
有鑑於自身的海軍力量的成長,巴基斯坦開始考慮發展海基嚇阻以提供自身第二擊的能力。有分析家指出,如此一來巴基斯坦將能獲得更強大的戰略能力並且防止自身的核武能力為印度所摧毀。美國海軍後備軍官兼國際海洋軍事中心CIMSEC創辦人Scott Cheney-Peters認為:除非巴基斯坦發展出海上戰略核武能力,否則其只能一直是「次要軍種」(junior service),而這也將促使巴基斯坦追求擁有第二擊的能力,但目前巴基斯坦的軍事地位對於其盟友來說仍無變化。這顯示巴國具有強烈發展海基彈道飛彈(SLBM)的意願,只是這樣的期望目前並不足以強到能改變軍方認為海軍只是次要軍種的固定想法。[14]
另一位分析家指出:巴基斯坦由於畏懼印度壓倒性的軍事力量,因此先天跟中國關係較為親近。從地緣政治上來說,雙方都有共同的對手,因此很適合成為合作夥伴。[15] 也有學者認為:巴基斯坦是有計畫、策略性的利用自身的位置、國土特性將中國的力量引進印度洋地區並深化彼此的關係。一位巴基斯坦海軍軍官坦言:我們將向中國海軍提供設施、港口、後勤、維修等所有項目。這樣的合作將有助於平衡印度壓倒性的軍事力量帶來的威脅,尤其近來印度更準備加強潛艦的能力。[16] 據北京周報在2013年3月的採訪,巴基斯坦海軍少將Khan Hasham Bin Saddique表示巴基斯坦艦隊希望與中國簽訂一備忘錄,使雙方的軍事合作不止交流,還能包括訓練、行動、造船,並且還有潛艇技術的合作。在最近的反潛艦訓練結束後,北京方面已回應巴基斯坦方面的部分呼籲。這代表中國與巴基斯坦在海底區域的合作獲得了進展。[17]
- 對手國家回應
中國與巴基斯坦的合作已經引起印度方面的注意。印度海軍的參謀長表示 ,「印度會嚴密監控攸關其利益之海洋地區。海上戰鬥是多面向的,因此印度會從多方面進行控制以及反制其在這塊區域中的發展。」
但印度與中國的軍事力量仍有不小差距,中國有近60艘潛艦,其中包括配備核動力及彈道導彈潛艦。甚至準備投入新建三艘核動力潛艇。尤其最近十年來,北京在印度洋投入數十億資金建立港口、高速公路、發電廠等等,不斷擴大其軍事力量。[18]
自從印度總理莫迪上任之後,印度在海軍方面積極的與美國合作。在2014年時,對於中國潛艇進入斯里蘭卡可倫坡港口提出嚴正抗議。並且謹慎的檢視習近平的海上絲路計畫中與之合作的重要港口,例如孟加拉的吉大港以及巴基斯坦的瓜達爾。印度在歐巴馬總統方問印度之時,雙方首次共同發表一份有關於亞太地區與印度洋的聯合聲明,這樣的動作前所未有。[19]
由於擔心印度會因為中國在印度洋逐漸增大的實力與利益而趨向中國,因此美國積極尋求與印度的合作。美國太平洋司令部指揮官Adm. Harry B. Harris Jr.建議恢復日本、澳洲、印度以及美國非正式的戰略聯盟,這個構想曾經於十多年前提出,但礙於中國的壓力而未能實現。美國駐印度大使Richard R. Verma表示在不遠的將來,兩國橫跨印度洋與太平洋的聯合巡航將會成為常態。此外,美印雙方已簽訂雙方軍隊可以使彼此加油與補給等資源整合協議。Harris並沒有點名中國,但表示某些強國正在霸凌與恫嚇弱小國,改變此一情勢的最佳策略就是海軍合作。他主張印度、日本、澳洲、美國以及其他有相同想法的國家應該聯合起來在公海及空域進行任務。[20]
- 總結
中國與巴基斯坦在海軍事務上的合作可說是互利互惠。巴基斯坦寄望藉由中國較先進的技術推行海軍現代化以及增強海軍的力量。經由與中國的合作,巴基斯坦在武力上將擁有和印度競爭的能力,且中國軍力駐紮在瓜達爾港也可一定程度的嚇阻印度。中國則希望藉由巴基斯坦在印度洋獨特的位置將力量擴展到印度洋上並保護其軍事與商業利益。中國與巴基斯坦的關係將會因為這份合作而有全新的進展。但同時也會造成與美國、印度以及其盟友之間(如:日本、南韓、越南、台灣及澳洲)的關係緊張。印度洋將會進入一個敵對國家彼此競爭的時代。
[1] 本文發表於2016年11月4日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舉辦之第14屆「全球戰略與臺海安全」研討會。
[2] 請參閱 http://cimsec.org/pakistans-navy-quick-look/23227
[3] Pak Akhbar, <http://www.pakakhbar.com/military/navy.html>
[4] Ibid.
[5] Pakistan Observer, 21 September 2011<http://www.pakobserver.net/201109/21/detailnews.asp?id=1 15288> Also see The Economic Times, 20 September 2011<http://articles. economictimes. indiatimes. com /2011-09-20/news/30180297_1_pakistan-navy-admiral-noman-bashir-attack-craft>
[6] 請參閱http://www.china.org.cn/world/2015-03/26/content_35162031.htm
[7] 請參閱http://cimsec.org/pakistans-navy-quick-look/23227
[8] Ibid.
[9] These exercises were termed as “AMAN” [peace], and were held in 2007, 2009, 2011 and 2013.
[10] Daily Times, 27 September 2014<http://www.dailytimes.com.pk/national/27-Sep-2014/ pakistan- chinese-navies-commence-bilateral-naval-exercise-at-arabian-sea>
[11] 請參閱http://atimes.com/2016/01/china-and-pakistan-join-forces-under-the-sea/
[12] Muhammad Daim Fazil, “The China-Pakistan Economic Corridor: Potential and Vulnerabilities,” The Diplomat, 2 May 2015, http://thediplomat.com/2015/05/the-china-pakistan-economic-corridor -potential-and-vulnerabilities/
[13] 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 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5 <http://www.defense.gov/ Portals/1/Documents/pubs/2015_China_Military_Power_Report. pdf>
[14] 請參閱http://cimsec.org/pakistans-navy-quick-look/23227
[15] 請參閱http://www.nationmultimedia.com/opinion/Power- play-in-the-Indian-Ocean-and-what-it
-means-f-30279447.html
[16] Koh Swee Lean Collin is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at the Institute of Defence and Strategic Studies, a constituent unit of the 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based in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Singapore.Source URL (retrieved on June 19, 2016): http://nationalinterest.org /feature/ china-pakistan-join-forces-under-the-sea-14829
[17] 請參閱http://nationalinterest.org/feature/china-pakistan-join-forces-under-the-sea-14829
[18] 請參閱http://www.hindustantimes.com/india/india- keeping-a-close-eye-on- china- pak-
military-cooperation-navy-chief/story-GcwVMjVVKrisrVJqb9uWrN.html
[19] 請參閱http://www.nytimes.com/2016/03/03/world/ asia/us-proposes-india-naval- coalition-
balance-china-expansion.html?_r=0
[20] Ib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