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人:王昭富老師(台中一中退休教師)

 

王昭富老師自台中一中退休後,致力於手工編織包的創作。王老師第一次接觸手工編織技術是在2013年帶領中一中福少團到台東當志工,接觸到原住民族技術課程學習打底編織。王老師表示,編織這項技術流傳許久,基本功都大同小異,但如何賦予作品附加價值,關鍵在於美學。透過技法的組合與圖樣的變化,創造出不同美感與時尚感。強調技法與創意的相輔相成。

若將編織的技術帶去斯里蘭卡有什麼變化的可能。王老師建議以當地的天然素材為主材料,如棕梠葉纖維等,經加工後提高纖維韌性。並透過創新與設計,並融入當地文化特色與圖騰,賦予其美感以提高產品的價值,使之對消費者產生吸引力,將其商品化後,得以提高居民經濟能力。

雖然編織技術教學上非常仰仗語言溝通,但王老師指出當地居民應該都具備基本編織技巧,可以改為教導他們設計為主,或許可以運用軟體設計圖案,再透過簡單的編織技巧,設計出多樣化的作品。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